要做到不贪不贿,首先要从思想上辨析清楚官员为何会贪贿,贪贿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为什么贪贿很难戒除。
贪贿,就是贪污受贿,从法律文件看,我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有关贪污罪的条文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第三百八十五条有关受贿罪的条文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别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可见,贪贿的核心,就是非正当地占有财物。那么,人为何会有占有财物的欲望呢?如果人占有财物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一个人占有多少财物是合适的呢?怎样占有财物才是正当的呢?这就涉及正确的物质观的问题。
首先应该明确,占有财物是人的一种正常心理。这是由人们生存发展的需要和资源的稀缺性决定的。
每种生物,在其生命形成后都想延续自己的生命存在,这是一种基本的规律。而要想延续生命,就必须有相应的食物等的物质保障。更进一步,就人而言,人们在实现了基本的生存目标之后,还会有发展的要求,希望可以生活得更好、能实现自身的价值、能得到社会的尊重等等,这就需要更多更好的物质基础。
但是,人们所需要的物质并不充足,具有稀缺性,所以对有限的物质就有一种占有欲。假设每个人所需要的任何资源都是可完全满足其需要的,人还会有专门占有它的心理吗?比如空气,我们任何一个人都需要,但它很充足,至少截至目前,地球上的空气还不是稀缺性资源,所以人们就不会有专门占有它,使之为自己所专有的想法。
人的这种占有财物的正常心理,是受其欲望支配的。一般来说,欲望是世界上所有物质最原始、最基本的一种本能,一切物质最基本的欲望就是生存与存在。人类的欲望是由人的本性产生的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是从心理到身体的一种渴望。当人对物质的正常占有转化为一种欲望时,就超出了人对物质的正常需求。这是因为,人所需要的物质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是无限的。所以,对财物的占有是正常的心理,但对财物的过度占有的心理就成了一种贪婪的欲望。欲望的无限性,又决定了人的欲望是永远无法完全满足的。正所谓“欲壑难填”,“贪欲无止境,没有满足时”。
人类的欲望是多样的也是无限的。人类有生存的欲望和需要,有性的欲望,有发展的欲望,有享受的欲望等等。欲望还会随着时下人们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有的欲望逐渐消退,有的欲望新产生出来。与结庐而居、茹毛饮血的时代相比,今天,人们的欲望就有了很多不同。所以,人们常说,欲不可纵,志不可满。革命烈士吉鸿昌的父亲曾教导他说:“作官即不许发财。”吉鸿昌把这句话作为座右铭,他还向瓷厂定做了几百个饭碗,将这句话刻印在碗上,发给全体士兵。
“君子爱财,取之以道。”一般来说,官员的生活都会有政府给予一定的保障,官员应该建立正确的对物质占有的认识,通过正常的方式,获得自己正当应得的物质财富,而不是掉进欲望的陷阱之中。
叔本华说:“一切痛苦都来源于欲望。”知足者常乐,欲望是幸福的敌人。但是,一些官员大权在握,不是去追求为人们做事的快乐,而是将自己置于“欲望的奴隶”的境地,追求物欲和奢靡,从而大肆贪贿。为此,用尽心机,劳心费神,最终还落得锒铛入狱、为人不齿,甚至“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官员只有不纵容贪欲,清除心灵上的污垢,矫正畸形扭曲的心态,驱除心魔,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才能正其身、端其行,进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更高的精神追求方面。
人的思想是支配行动的先决条件。在物质需求满足的基础上,官员应该有更高的精神追求,这样做才能够获得更高尚、更深刻的人生体验,体现自己更高的人生价值。
人不仅是一个肉体的存在物,还是一个精神的存在物。人不同于动物又超越动物的地方,就在于人除了肉体还拥有一个心灵的世界。只有在这个层面上,才能显示出人之为人的本质,也才能显示出人的尊严和高贵。
人的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决定了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而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又进而决定了人必须有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而且,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对于人及其存在而言并不是平分秋色的,精神需要及其满足更带有本质意义。
曾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周恩来曾提出,领导干部必须过好思想、政治、社会、亲属、生活“五关”。其中,对于生活,他说,生活关分两种: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方面,我们领导干部应该知足常乐,要感觉自己的物质待遇够了,甚至于过了,觉得少一点好,人家分给我们的多了就应该居之不安。精神生活方面,我们该把整个身心放在事业上,以人民的疾苦为忧,以世界的前途为念。这样,我们的政治责任感就会加强,精神境界就会更高。周恩来的一生,也确实是在这样做的,难怪英籍女作家韩素音在访问周恩来后,会称他的办公室是“一片斯巴达克式的简朴,他全然不关心任何物质享受”。
官员不同于一般的老百姓,官员应该有更高尚的品格、健康向上的精神情况、为国家和大众做出一定牺牲的精神。官员不应仅仅停留在一般的物质需要的层面上,而应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加强自身修养,不断磨砺自己,努力进取,真正使自己成为一个情操道德高尚的人。有了这样的道德心理防线,官员在掌权用权时才能不为利所动。
上联是岳飞答人的话: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则天下太平矣。下联出自文天祥的《正气歌》诗句:“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就对官员而言,应该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养成一身正气,超越对钱财的追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