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鼓楼区小市街道核酸检测点,市民有序排队进行核酸采样。尽管气温飙升热浪滚滚,但党员干部、医务人员、志愿者仍然坚守核酸采样一线,以实际行动彰显责任担当。 通讯员 刘阳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徐琦 摄
根据省卫健委7月10日发布,7月9日南京无新增本土确定诊出的病例,无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的人。连续五日,南京本土无新增。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凝结着防疫人员坚守一线的艰辛,也离不开广大市民的支持。但高温“炙烤”遇上雨水“突袭”,给卡口查验、核酸检验测试等防疫工作带来挑战。坚守一线的户外作业人员,也在酷暑下维持着城市的正常运转。梅雨季高温高湿、气候多变,市民防疫防暑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几点?记者正常采访了市急救中心相关专家。
昨天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我市各区大部分街道(镇)最高气温升至37摄氏度以上。高温给防控工作带来的挑战之一是“大白”们穿着防护服,“热”和“潮湿”的不适感觉显著增加。在核酸检验测试点,记者看到,“大白”们脚踩大冰块降温,遮阳篷、落地电扇等也派上了用场。
“晴热曝晒,除了给防疫一线工作人员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外出进行核酸检测的市民也应做好防晒,及时补充水分,多备几个口罩,被汗水打湿按时换,但切记不可因怕热怕闷就随意摘掉口罩。”市急救中心专家同时提醒,如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口渴、多汗、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可能是中暑先兆,要及时告知身边人,“核酸检验测试时间也要调整为一早一晚‘就两头避中间’;工作人员调配上加强轮换,以缩短一次连续作业的时间。”
采访中记者获悉,近期市急救中心接报市民中暑时段集中在上午11时至下午4时之间的中间时段,地点大部分为高温封闭房间、室外空旷区域等。“市民应避免此时外出。环卫工人、建筑工人、快递人员等户外工作者特别容易‘中招’。比如快递员,越是中午临近饭点,他们越要往外跑。”专家提醒,市民特别是老人、儿童、孕妇、体弱者尽可能的避免在午间高温时段外出,“如因工作需要必须户外作业时,最好贴身携带十滴水、人丹、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做好防晒,科学合理的安排上班时间。”
补充水分也有讲究。“加强补水,补水方法宜少量多次。无机盐的补充以食盐为主,所补食盐主要以菜汤、咸菜或盐汽水等分配于三餐之中;也可通过食用富含无机盐的蔬菜、水果、豆类及饮料来补充。”专业的人建议,高温下还应多补充水溶性维生素,适当补充蛋白质及热能,“日常膳食调配过程中留意选择含维生素较多的食物。高温作业时应根据供给情况尽量多吃各种新鲜蔬菜和瓜果,补充水和无机盐。高温环境下机体易出现负氮平衡,因此蛋白质的摄入量需适当增加,但不宜过多。”
高温下食欲不振,但专家这样认为此时更应设法提高食欲,“三餐安排在休息起床后、上班前或下班后1—2小时,以适应劳动后食欲较差的状况。饮食烹调时应注意色香味,经常变换花色品种,适当用凉拌菜,多用酸味或辛辣调味品。饭前最好喝一些菜汤以提高食欲。”
高温天,“水上娱乐”成了不少市民防暑降温的首选,溺水事故也进入高发期。“但这也是最可预防的危险事件。”专家这样认为,暑假期间,池塘、水库等地,未成年人溺水事故时有发生,对孩子进行防溺水教育刻不容缓,“野外水域的危险性是不可知的,请大家别选择不熟悉的野外水域游泳或戏水,若发生紧急状况,救助不及时轻易造成溺水。建议市民选择专业游泳馆,有救生员巡视,能最大限度保障安全。”
梅雨季,高温高湿,雨水也时常“光顾”,且来势汹涌。大雨倾盆时,视线不佳,地面湿滑,由此导致的车祸、摔伤等意外会明显增多。“暴雨期间请尽量不外出,市民如必须出行,应穿上防滑鞋,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能因为雨大就把伞压得很低,这样会影响视线。”专家提醒。
“湿热”模式下,科学防暑之余,个人防护仍旧不能松懈。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工作人员表示:“周边城市地区多点散发的态势,提醒着我们疫情防控形势依旧严峻复杂。请市民重视周边城市地区疫情防控最新动态,交通卡口还需继续守牢‘外防输入’第一道关口。核酸检验测试要‘应检尽检’,以便更早发现潜在风险。”
南京日报社主办南京日报总编辑:丁辉宇国内统一刊号:CN32-0030南京日报广告刊例表南京日报信息热线南报网新闻热线